美空军纠集19国进逼我们,转背迎来噩耗线上配资官网,美军4艘航母无法动弹
7 月 10 日,热浪滚滚的太平洋上,一场由美国主导的大型军演拉开大幕。此次美军纠集了日韩、菲律宾、澳大利亚等共 19 个国家,打着 “部队重返太平洋” 的旗号,摆出了一副声势浩大的架势 —— 预算高达 5.326 亿美元,投入 300 架战机、6000 名人员,号称 “史上空前”。
但这看似震撼的场面,细究之下却像极了一出 “空城计”,锣鼓喧天的背后,藏着的是美国军力衰退的无奈与心虚。
一、“重返” 是幌子?美军根本没离开,只是家底撑不住了
这场军演的代号自带冷战气息,可与冷战时期的美军相比,如今的家底早已今非昔比。
美军在印太地区的存在感从未消失:印太司令部、海军第七舰队,以及驻日、驻韩、驻菲基地,多年来一直 “赖” 在太平洋,所谓 “重返” 不过是给自己壮胆的噱头。
展开剩余80%航母力量捉襟见肘:尼米兹号明年 5 月即将退役,目前美军航母仅剩 10 艘。其中肯尼迪号交付一再拖延,预计要到 2027 年才能到位;3 艘航母正躺在船厂维修 —— 杜鲁门号甲板被撞,两年内排不上维修队;斯坦尼斯号电路烧毁,还得等华盛顿号修完才能轮上;而华盛顿号已在港口 “躺平” 六年。算下来,美军能动用的航母仅 7 艘,要支撑全球部署,显然力不从心。
二、造船业拉胯,美军连 “修旧舰” 都成了奢望
别说造新舰,如今美军连维修旧舰都困难重重。
美国造船业的衰退肉眼可见:7 大船厂任务堆积如山,88 艘新舰建造进度缓慢如蜗牛。星座级、哥伦比亚级、弗吉尼亚级等主力舰艇,服役时间动辄推迟三五年。
舰艇规模大幅缩水:30 年前美军有 500 多艘水面战舰,如今不足 290 艘;40% 的核潜艇处于趴窝待修状态,其中博伊西号从 2015 年一直等到今年才送厂维修。维修队列越排越长,前面的刚修好,后面的又得排队。
这样的家底,还想靠军舰撑起全球霸权?拉 19 国来太平洋秀肌肉,底气早已不足。
三、“敏捷部署” 藏私心:怕被中国 “一锅端”,却难掩后勤短板
美军此次提出 “敏捷战斗部署”,将战机分散到太平洋各地,说白了就是怕被中国火力 “一锅端”。但这种打法的弊端显而易见:后勤跟不上:太平洋地域广阔,战机分散部署后,小故障在大基地能修,到了小据点就只能干瞪眼。
躲不过侦察网:中国的侦察能力早已今非昔比,常态化无人机巡航覆盖广泛,美军战机哪怕分散得再隐蔽,只要被发现就能被精准摧毁。
更讽刺的是,演习刚进行 3 天,美军就要在 7 月 13 日接着搞 “护身军刀” 信息化演习,兵力还是同一拨人。
架势虽足,可真到实战,“人多势众” 未必管用:德国仅派 200 人,还声明 “绝不跨洲作战”;新加坡、泰国则口风紧绷,生怕沾上 “对华不友好” 的标签。这 19 国联盟,真到关键时刻,有几家敢跟中国硬碰硬?
四、“塑料同盟” 靠不住,美军威慑力早已下滑
美国曾宣称 “必须 11 艘航母才能支撑全球战略”,但如今造船业拉胯、维修效率低下,全球部署变成了 “全球顾不过来”。而其在亚太的军事基地(日本、韩国、菲律宾、澳大利亚等),全在中国火力覆盖范围内。
中国的军力发展早已今非昔比:
歼 - 16、055 大驱、轰 - 6K 常态化巡航;
鹰击 - 12 超音速反舰导弹、霹雳 - 15 导弹(射程超 300 公里)性能领先,空中对峙时,美军 F-35C 已落下风;
福建舰服役在即,三航母时代指日可待。
反观美军的 “19 国同盟”,美国《防务新闻》都承认,其中有法律约束的只有澳、新、美少数几家,其余都是临时抱团,靠吹牛壮胆。这样的 “塑料同盟”,关键时刻能有几成战斗力?
五、北极搅局?美军实力撑不起野心
除了太平洋,美国还想在北极搅局。7 月 9 日,美军将纽波特纽斯核潜艇开到冰岛,声称要 “封锁” 中俄战略通道。但这一动作更像虚张声势:
中国是北极事务重要利益攸关方,俄罗斯在北极根基深厚;
美军自身核潜艇大量趴窝待修,连维修都顾不过来,谈何 “封锁”?
美国的战略意图喊得响亮,现实操作却两眼一抹黑,反而倒逼中俄加强合作,形成更强的战略协同。
写在最后:时代变了,美国霸权难以为继
美国频繁在亚太搞军演,表面是威慑中国,实则是军力衰退、底气不足,想靠拉帮结派吓唬人。但东南亚国家看得明白,嘴上应付,却不愿跟着美国 “跳火坑”。
如今的美国,造船业江河日下、军舰修不起、航母用不起、核潜艇趴窝、同盟名存实亡,靠军演维持脸面不过是自欺欺人。而中国海军高速发展,盾舰数量预计 2035 年将是美国的两倍,技术与战术持续更新。
美国心比天高,实力却早已不从心。时代变了线上配资官网,这一点,谁都看得见。
发布于:安徽省世诚策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